
各位弟兄姊妹,大家好!又到了我们一起学习的时候,非常高兴!
讲大家打开【提前3:16】16 大哉,敬虔的奥秘!无人不以为然:就是上帝在肉身显现,被圣灵称义(或作:在灵性称义),被天使看见,被传于外邦,被世人信服,被接在荣耀里。
这里说到“敬虔的奥秘”,为什么说是“奥秘”呢?最起码的一个含义是:没有圣灵的帮助,我们就不可能明白这个题目。“敬虔”这一词是什么意思啊?敬虔也就是像上帝。所以这里“敬虔的奥秘”包括两个部分,第一个部分就是上帝在肉身显现,也就是道成肉身;另一个方面,就是肉身成道,这敬虔的奥秘必须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讲解。
所以,我给大家了一个图表,这个图表就是一个V字形的图表。这个V字形的左边,讲道成肉身的奥秘,讲耶稣基督的降卑;而这个V字形的右边,讲肉身成道的奥秘,讲堕落的罪人被提拔而得救;而这个V字形的最下面,是神人的结合,我们和主在十字架上的结合点。
下面我们就要来思考一下:耶稣道成肉身。耶稣道成肉身是圣洁、荣耀的神性,穿上了软弱状况中的人性;所以,神性与人性两种本性在基督里结合。那么,对基督来说,他披戴人性并没有使神性丧失,天上的声音依然宣称他为永生上帝的儿子!基督的神性也没有使他地上生活不是一个真实的人,他乃是一个真实的人顺服与得胜。
所以我们要理解,基督神人二性的结合。他百分之百是上帝,同时,他百分之百是真实的人。那么,基督在地上、在肉身的种种软弱当中,他表现出人性的卓越、表现出人性的完全无罪。我们要知道,基督的神人本性是全备、圣洁、神圣的,他从未犯罪,毫无瑕疵。基督取了软弱肉身中的人性,但是他丝毫没有人性的罪恶。对于基督人性的完全无罪,我们应该有确切的认识、不应该有任何的疑虑。
所以,说到敬虔的奥秘,一方面,就是道成肉身。对此,我们一个基本的理解就是:基督人性的完全无罪,基督神人本性的圣洁。
我们再看肉身成道。也就是我们有罪的人性,借着悔改穿上圣灵的神能。基督的神性披戴上人性,他的神性并没有丧失;而我们的人性披戴上圣灵的神能,却要使我们有罪的人性得以改变。我们借着信心在基督里与上帝成为一体,我们的人性就会与基督的本性相似,我们的人性就可以达到基督品格的完全。这就是说到敬虔的奥秘第二个方面,肉身成道。
我们必须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就是:我们的人性可以达到基督品格的完全,与基督的本性相似,在基督里与上帝成为一体,这原本就是救恩的含义。所以刚才我们说到了一个V字形的图表,对左边和右边,我们分别做了一些概述。
下面我们继续来看圣经,《彼得后书》一章三到四节,这里有相关的重要的经文:“3 上帝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,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。4 因此,他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,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,就得与上帝的性情有份。”
这节经文和刚才我们看的经文是非常的相关的。这里说“上帝的神能”,向我们显明了生命和敬虔的事。是怎么赐给我们的呢?让我们认识耶稣基督,认识耶稣基督的“荣耀和美德”,也就是认识耶稣基督他道成肉身。他是荣耀圣洁的神性,然后披戴上软弱的人性,成就了完美的品格,所以他的荣耀、他的美德结合在一起,并且,以这个道成肉身的奥秘来召我们。所以,“用自己荣耀和美德来召我们的主”这半句,这个第三节的后半句讲的就是道成肉身的奥秘,然后怎么样呢?前半句、第三节的前半句说,就将“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”,就是使我们也能够去成就像基督一样的敬虔,那么这里所讲的正是敬虔的奥秘的第二部分,肉身成道。怎么样呢?在我们的人性上要披戴“上帝的神能”。
所以当我们认识了道成肉身的基督的时候,正确地认识了基督的神人本性的时候,我们就能够理解上帝的神能要覆盖我们的人性,然后使我们成为敬虔的人。第四节对这个内容就作进一步的说明,当我们有罪的人性披戴上圣灵的神能的时候,这个人性就会获得变化、变成虔敬的、变成像上帝的。这个变化,第四节就作了解释。第四节就解释说:“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,就得与上帝的性情有分。”这里就讲到一个步骤、一个过程:脱离情欲来的败坏、脱离邪情私欲的捆绑,然后,在圣洁当中成长,最后要分享上帝的本性、要与上帝的性情有分,也就是要分享上帝的本性,我们要与基督的本性相似。
所以大家看到《彼得后书》一章三节、四节,是不是很好地和刚才读到的经文对应的呢?上帝就赐给了我们这么宝贵和极大的应许!在基督道成肉身的奥秘里面,要成就肉身成道的奥秘,这就叫敬虔的奥秘!但是《彼得后书》在这里讲到我们脱离败坏,然后与上帝的性情有分,这是一个过程,所以接下来有了八步阶梯。八步阶梯它是表达了一个逐渐的过程——人性披戴上圣灵的神能,而不断地变化,最后恢复像基督的本性,这么一个过程。这个过程就包括了重生、圣化,包括了在圣洁当中的长进,最后走向罪的涂抹,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。而这个过程正是我们V字形的图表的右边所表达的内容。
我们来看,《约翰一书》三章二到三节,约翰一书三章二到三节有类似的话语,让我们可以进一步来思考。“2 亲爱的弟兄啊,我们现在是上帝的儿女,将来如何,还未显明;但我们知道,主若显现,我们必要像他、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。3 凡向他有这指望的,就洁净自己,像他洁净一样。”
这里说“洁净自己,像他洁净一样”。在我们和上帝的神能合作的过程当中,我们最后要像谁洁净一样呢?这里说像他洁净一样。那么这里说,我们像基督那样洁净,分享他的性情、和他的本性相似,这是指耶稣来的时候改变了我们的身体之后呢?还是我们最后迎接基督再来的时候,在地上成就的呢?大家看,这个第三节和这个第二节实际上是一个颠倒的次序。
第二节说,耶稣会“显现”,耶稣会再来!当耶稣显现的时候,在荣耀当中显现的时候,我们要变成和他一样的、荣耀的、相似的形体,“我们必要像他”,并且我们要亲眼看见他荣耀的显现。这个第二节是讲到我们看到耶稣显明他的真体,我们也要像他,这个第二节说的是这个意思。这个第二节是讲到耶稣再来的时候发生的事情。
但是这个第三节说,“凡向他有这指望的”,也就说指望在耶稣再来的时候亲眼得见他的真体、而变得像他的,那么,就先要洁净自己,像他洁净一样。所以,洁净像基督,这是最后的教会作好准备,迎接基督的显现。让基督的形像成形在末时代的教会当中,让基督的圣洁和本性恢复在末时代的教会身上,这就是洁净像他一样。
那么这个“洁净”是什么意思呢?是不是洁净圣所的“洁净”同样的词啊?那么洁净圣所这个洁净,是不是指罪的涂抹啊?所以,我们重生、圣化以后,在圣洁当中长进,走向罪的涂抹,就会拥有基督相似的本性,像他洁净一样。
我们下面再来看一节相互解释的经文,在《腓立比书》三章二十到二十一节,“20 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,并且等候救主,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。21 他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,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,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。”
这两节经文和刚才我们看到的《约翰一书》三章二到三节,是一样的,但是这里的次序调整了一下。这里说我们是“天上的国民”,然后等耶稣基督显现,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,我们这卑贱的身体就会改变和他荣耀的身体相似,但是在等候耶稣基督再来改变我们的身体之前,我们要成为天上的国民。这个天上的国民是什么意思呢?也就是成为名录生命册的人。确定了我们是天上的国民,是属天的,那么这是代表名录生命册!大家知道,在天上耶稣要洁净圣所的时候、查案审判的时候,最后要确定名录生命册的人。所以这里说,我们成为天上的国民,这是地上的教会经历了审判、经历了罪的涂抹而得以洁净的人。这些经文,相互就是这样对应的。
所以,我们刚才看到要脱离从情欲来的败坏,与上帝的性情有份,通过一个八步的阶梯与上帝的性情有份,最后和基督洁净一样,成为天上的国民,这就是等候耶稣再来的教会。以上的经文,这些含义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V字形的图表右边,这个肉身成道的这个过程。但是大家特别看到一点,在讲到道成肉身的奥秘和肉身成道的奥秘,这个中间的结合点是耶稣的十字架,所以我们要回到这个结合点上面来看。
我们再来看看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奥秘。大家打开圣经《哥林多后书》八章九节,“9 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:他本来富足,却为你们成了贫穷,叫你们因他的贫穷,可以成为富足。”这里说富足的基督为我们成了贫穷,为了叫贫穷的我们成为富足,这就是基督的恩典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耶稣基督成了软弱的肉身,继承了这么一个堕落的状况和条件,最后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背负了罪债,为我们偿还了罪债,为我们担当了罪的刑罚!
我们来看一节圣经,《哥林多后书》五章二十一节,“21 上帝使那无罪(无罪:原文作不知罪)的,替我们成为罪,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。”
在这里,大家要特别看到一个问题,这句话只能用在耶稣的十字架上面,耶稣在十字架上成为了罪,他是无罪的,但是他成为了罪!这是什么意思呢?当我们说耶稣在十字架上担当我们的罪的时候,他在十字架上,他成了受刑的罪人,他是在担当我们的罪的一个结果,也就是担当我们的罪的刑罚,他的肉身、他的人性,他圣洁的本性,来承担了罪的刑罚,他为我们尝了死味,他来偿还了我们的罪债。
当我们说耶稣担当了我们的罪的时候,我们能够说耶稣受到了罪的污染吗?我们能够说耶稣自己有罪吗?他担当我们罪的刑罚的时候,他仍然是带着圣洁的本性,他并没有受到罪的污染。担当我们的罪,不是说他自己有罪。这就是对这个“担当、承担”这个词最基本的一个理解!
然后在这里,我们还要看到一点很重要的,他“替我们成为罪”、为我们偿还罪债的时候,是为了“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”,也就是使我们再也不去犯罪。
耶稣在为我们还罪债的时候,他也要使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!无罪的基督死了,为的是有罪的我们可以活,但是,不是在罪中活,而是在义中活!我们的罪和基督的义在此进行交换,我们的死和耶稣的生在此进行交换。
所以,在这里大家往往只看到问题的一方面,他们强调片面的东西,也就等于说是误解了!他们不是一直强调,我们因着信这个恩典就得救了吗?但是他们,说耶稣担当我们罪的时候,他们就以为,我们可以在罪中得救了。
那么在这里,我们要强调的就是十字架要成为神人的结合点,成为耶稣和罪人的结合点。这个结合点是什么意思呢?也就是我们要和基督同钉十字架,这个罪和义的交换是在我们和他同钉十字架的时候发生的。所以大家要理解这个含义。
我们看《加拉太书》五章二十四节,“凡属基督耶稣的人,”也就是在耶稣的救恩上要和他结合的人,必须是在十字架上找到一个结合点,“24 凡属基督耶稣的人,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。”所以,耶稣降卑到十字架最底层的时候,担当我们的罪、成为罪人接受刑罚的时候,那么我们在这里和他的结合,是要将我们的邪情私欲同钉十字架。
脱离邪情私欲的捆绑,这就是我们的新生,我们从圣灵而生,就是重生,成为圣洁,就是要脱离罪的嗜好的捆绑。整个的倾向、嗜好、习性,不管是与生俱来的、还是后天培养的,都必须在基督里完全转向,完全改变,这个就是重生。所以,就有了我们这个V字形图表右边的,肉身成道的奥秘的成全。在这十字架上有了个开头,有了正确的开始,有了内心的洁净,有了正确的信仰的开始,然后才会有在圣洁当中的长进,才会走向罪的涂抹。
那么我们还继续看,这个V字形的图表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,我们看《罗马书》八章第三节,“上帝就差遣自己的儿子,成为罪身的形状,作了赎罪祭,在肉体中定了罪案。”
他“成为罪身的形状”,是指耶稣在地上的时候,他取了人性的时候,他取了肉身的时候,他就成了罪身的形状。不是耶稣真的成了一个犯罪的人,不是耶稣真的成了一个犯罪、堕落、然后有了这个被污染的这种本性的人,他而是成了一个罪身的形状。就是指耶稣取了人性,带着软弱的肉身,一个退化、软弱的肉身,所以耶稣也承担了罪的这个结果。
耶稣承担这个罪的结果的时候,他就把自己处在了和我们相同的处境上,他就成了罪身的形状。耶稣软弱的肉身是指:他相对于亚当夏娃犯罪之前那种情况不同了,而是不断地退化、不断地软弱几千年之后的一个肉身;也是指耶稣他要面对魔鬼的试探——就像每一个人所要面临的试探一样,并且耶稣也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得胜——而这个方法就是每一个人遇见试探的时候得胜的方法。所以他成了罪身的形状,就是指耶稣取了人性,带着软弱的肉身,跟我们有相同的处境,要面临同样的试探,也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得胜。
问题在哪里呢?关于耶稣成为罪身的形状,降世为人,我们有时候会表达成,“耶稣承担了我们的罪的本性或堕落的本性”。大家记住:不是说耶稣“有”罪的本性或堕落的本性,
当我们说耶稣承担罪的时候、在十字架上承担罪的时候,是指耶稣要承担罪的刑罚——这个罪的结果之一,并不是说耶稣自己成了一个罪人。当我们说耶稣承担我们罪的本性或堕落的本性的时候,我们是说耶稣承担了犯罪的一个结果之一,并不是说耶稣自己真的有了一个罪的本性或者堕落的本性,不是说耶稣的人性因为犯罪、因为堕落、因为跌到、或者因为遗传等等而被玷污了。
耶稣穿上了我们一样的、软弱的肉身的时候,耶稣承担和披戴我们的罪的本性或堕落的本性的时候,神性与人性两种本性在基督里结合,所以耶稣成为人性的时候,他的人性是圣洁无罪的,他和我们有了相同的处境,要经受相同的试探,也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得胜,耶稣承担了这样一个条件,这样一个贫穷的处境。但是不能说基督自己有和我们一样的罪的本性,有和我们这些犯罪之后的人同样的一种人性或者本性,承担我们堕落的本性,不是说基督自己具有罪的本性。
当耶稣在十字架上承担我们的罪的时候,难道我们能说基督自己有罪吗?我们说到耶稣担当我们罪的本性,但是神性与人性在基督里结合,他的人性是无罪的,他的本性是圣洁的。
当一般的教会说耶稣担当了我们的罪,他们得出的结论是,我们可以在罪中得救。但是现在的人,虽然不信这样的廉价的福音,他们却相信耶稣有和我们一样罪的本性。说“我们有罪的本性,耶稣和我们一样也有罪的本性,耶稣也是和我们一样在罪的本性当中,”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?—我们罪的本性不是罪,结果就会发生这样的理解–。他们认为耶稣担当了我们的罪的本性,结果,我们就可以在罪的本性当中来得救,在罪的本性当中来领受圣灵沛降。
我们犯过罪,我们本性受到了污染和毁损,我们可能有罪的嗜好、有罪的习性,我们即使这些都脱离了以后,我们还会留下旧的痕迹,旧的习惯还需要克服,这些都在我们的本性当中,这些都是需要最终去战胜的。
经历重生的人,他必须脱离罪的嗜好和习性;重生以后在圣洁当中长进的人,他一直要抗拒那些旧的倾向,以至于这个罪的痕迹和记忆最后淡化而被涂抹。当我们的罪被涂抹的时候,我们罪的本性、我们犯过罪之后的那种本性就会被耶稣的本性所取代——我们与上帝的性情有份,我们洁净像他,我们成为天上的国民,我们在一个圣洁当中被圣灵所充满,然后我们指望身体荣耀的得赎和改变。
以上我们通过查经,我们对这个敬虔的奥秘这个V字形的图表各处的内容,作了些概括的说明。我特别要说明的就是:两个地方人们错误的理解,然后得出两种错误的福音。“啊,耶稣在十字架上担当了我们的罪”,人们就想在罪中得救,这是一个错误的福音;第二个说,“啊,耶稣承担了我们罪的本性”,他们就以为耶稣拥有和我们一样罪的本性,他们就认为自己那些罪的本性的东西不是罪,啊,这又是一个错误的福音。
所以大家有没有看到:现在问题的争点!是正确地走向罪的涂抹,还是在拦阻晚雨圣灵的沛降,这就是关键的决战。人们不求甚解;人们在一种假设的理论当中自满自足;人们在高举耶稣的十字架的时候,却不强调邪情私欲钉十字架;人们在高举天上的圣所,查案审判的时候,却不强调我们内心的罪的涂抹。当人们在固执地认为私欲不是罪的时候,他们就认为自己那些罪的本性的东西不是罪,他们实际上陷在了一个新的错谬的福音当中。假如认为私欲不是罪,那么一连串的错误就都会发生,那么各个方面的理解就都会来迎合这个错误,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叠加另一个错误。问题在哪里呢?
在这里我要说一下啊,传讲因信称义,适合教会律法主义的背景,但是他们过与地强调“信”,强调我们是因信来得救的,没有去强调圣洁的标准,所以就给人感觉到好像是无条件就可以得救了一样的。就说“讲道不均衡,”同时在另一个问题上发生了偏差,在强调耶稣的本性和我们一样的时候,在强调耶稣的肉身和我们一样的时候,他们把耶稣说成也是有罪的倾向的人,这就出现了问题。 “我们在讲述耶稣的时候,我们绝对不要把耶稣说成和我们完全一样的”。
当我们强调耶稣取了和我们一样的肉身的时候,当我们说耶稣背负了我们罪的本性或堕落的本性的时候,不要把耶稣说成是有罪的本性、和我们一样的这样的本性或者罪的倾向的人,更不要把耶稣说成是有罪的嗜好、习性或者有败坏的痕迹的人,更不要把耶稣说成是有私欲或者是自私的人。
私欲从魔鬼而来,人们竟说耶稣也有私欲!
所以,对于这个全部的讲道,今天我再作最后的一个结束总结。希望每位弟兄姊妹深入地查考,恳切地祈祷,认清我们的方向。